![]() |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見證物”展區(qū)迎來觀眾參觀。 ????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攝? |
![]() |
????木制小漁船、漁網、釣魚竿。? ????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攝 |
?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曉雨?通訊員徐志剛)木質的漁船、帶著歷史感的柴油發(fā)動機、綠色的漁網……22日,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見證物捐贈儀式在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舉辦,20件捐贈物將在此館長期展出,帶領市民了解一段長江歷史。
????當天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長江文明館自然廳第八單元,只見四周的玻璃柜內,展陳著各類栩栩如生的魚類標本。展廳正中間便是此次的捐贈物,一艘木質漁船躺在錯落的水生植物間,旁邊還有網具、船槳、船牌、捕撈證,釣魚竿、工作橫幅、救生衣等物件。
????據介紹,這些見證物由江夏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和江夏區(qū)南北咀綜合開發(fā)總公司捐贈。
????“這艘漁船是‘鄂漁02-10121’號,長5.6米,它是一艘傳統的長江漁船,既是長江漁獵文化的載體,也是長江漁民從捕魚到護漁的見證?!苯膮^(qū)禁捕辦工作人員鄭聰介紹。
????捐贈儀式上,長江文明館副館長張肖雯向兩個捐贈單位代表頒發(fā)收藏證書,并表示感謝。
????為了提升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江生態(tài),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正式開始實施。
????長江文明館是中國首座展示長江流域自然生態(tài)和歷史人文的博物館?!盀榱吮袨槊魈焓詹亟裉斓睦砟?,我們有責任展示十年禁漁的物件,讓以后很難再看到這些物件的市民們,有地方能夠了解這段歷史?!睆埿┱f。
????記者了解到,長江文明館自然廳第八單元也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并于今年“十一”前首次開放。
????“展覽分為江中精靈和漁業(yè)新篇兩部分。不僅增加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相關文件、兩家單位捐贈的部分展品,還增加了該館科研人員采集的長江流域魚類標本,共95件?!痹擆^講解員游丹介紹,標本里不僅有十分常見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還有珍貴的江豚和中華鱘標本,中華鱘標本長約兩米,如此大體型的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