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陳曉彤 周劼 譚芳 鄧小龍)11月18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全國共新增選兩院院士149位,其中武漢地區(qū)8位。今年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武漢有4人當選,包括武漢大學周翔、武漢大學宋保亮、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謝樹成、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劉買利;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武漢4人當選,分別是武漢理工大學傅正義、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宗余、武漢紡織大學徐衛(wèi)林、華中科技大學鄔堂春。
經梳理,此次增選兩院院士人數最多的是北京地區(qū),在京單位至少有2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地區(qū)共有14人當選,人數僅次于北京。上海共有11人當選,武漢排在全國第四位。
今年是武漢繼2015年和2019年之后,再次實現一年新增8位兩院院士,是1999年以來的最高位數據。新增的8位院士大多是“60后”,最年輕的是武漢大學宋保亮,生于1975年,今年46歲。他們的研究方向涵蓋了化學、生命科學和醫(yī)學、材料工程、建筑工程、環(huán)境與輕紡工程等領域,成果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轉化或應用。
此前,武漢地區(qū)兩院院士已有73位,此次增選之后,總數達81位,居全國城市前列。就學科類別來看,武漢地區(q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人數最多,共有13人,集中在華中科技大學、中船重工701所、武漢理工大學和海軍工程大學,展現了武漢在機械設計與制造、艦船設計等學科上的優(yōu)勢。武漢地區(q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生命科學和醫(yī)學學部和地學部人數最多,均為12位院士,集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等單位,展示出武漢在地質學、生物學、醫(yī)學等方向的強勁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今年迎來多項突破。武漢紡織大學徐衛(wèi)林成為武漢地區(qū)唯一一位中國工程院環(huán)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部新增武漢大學周翔和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劉買利兩位院士,填補了武漢在該學部的空白。自此,在漢院士的專業(yè)覆蓋了兩院所有學部。 相關報道詳見3版
新當選
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 翔 長期致力核酸化學生物研究
宋保亮 發(fā)現可調控膽固醇吸收基因
謝樹成 建立原創(chuàng)性地質微生物指標
劉買利 確立核磁共振分析標準方法
新當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正義 研發(fā)高性能陶瓷與復合材料
高宗余 設計出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
徐衛(wèi)林 研制出在月球上展示的國旗
鄔堂春 用清潔能源可減少居民死亡